​古代“黎民百姓”指的是什么人,他们又是怎样演变的?

古代“黎民百姓”指的是什么人,他们又是怎样演变的?

词典说:黎民,指庶民。泛指普通百姓,就是平民百姓。《书·尧典》说:“黎民於变时雍。”孔传:“黎,众。”即说“黎,众也”。黎,古通"黧",黑色。古国名。姓。民,民众,百姓。按以上解释,黎民和百姓都是指平民。但在古代“黎民”和“百姓”所指的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层和群体。

我们先来看看古代百姓、黎民的本义。在古代,“黎”,古通“黧”,黑色。《史记·秦始皇本纪》:“黎民,也称黔首,是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秦始皇时期开始作为官方辞令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百姓”原指有姓之人,那时候有姓的都是王公贵族,很多贵族就被合称为了“百姓”。郑玄笺就说:“百姓,百官族姓也”。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后期,姓氏来源于奴隶主所拥有的“地”或那里的河流。有土地的都是那些部落首领或官员,都属于贵族(奴隶主)阶级,百姓就是对他们这些贵族或百官的总称。奴隶们没有土地,哪来姓,又怎能称得上“百姓”呢,只能说是“黎民”。

我们再来看看“黎民”的来历。相传炎、黄两大部落联盟后,打败了蚩尤九黎部落,为了区分联盟部落的“百姓”,便将被俘的九黎人称作“黎民”,后来也便成为了对所有奴隶的总称,这可能是早期的“黎民”来源。其实,后期的阶级分化才真正成就了“黎,众也。”,使黎民真正成为平民、民众。

其一,来源于奴隶的自我提高。在奴隶制社会里,只有奴隶主和奴隶,而奴隶们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个人财产,只是奴隶主的附属物。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部分奴隶也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财产。尤其“井田制”的出现,便从制度上公开承认了奴隶的私有财产。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劳和细心“经营”,逐渐成为具有自由身份的劳动者或者免除人身依附关系的“次奴隶”,黎民这一身份便不再专指奴隶了。

到了战国后期,以商鞅为代表的政治家推行了“废井田,开阡陌”等一系列变法,扩大和强化了“黎民”阶层。原本的奴隶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完全被解除奴隶身份,成为自食其力的自由人,他们既不属于传统奴隶主贵族,也不属于奴隶。又因为他们大多来源于从事农耕生产的乡村,一般肤色较黑,这些人也就被称为“黎民”了。因此,最早把这些被解放的奴隶称为“黎民”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有人说:“因秦人尚 ‘黑’,所以最早是秦人叫出‘黎民’一词。”还是值得商榷。

其二,来源于奴隶主贵族的分离。按照远古(原始社会)时期宗族制度,只有宗子才能继承领地,这样宗子获得了继承的领地仍然属于奴隶主。但“庶子”因为不能继承领地,便逐渐沦为奴隶。到了奴隶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出现了多样化,宗族制度逐渐被破坏,作为庶子虽不能继承领地,但可以获得部分非领地财产。他们虽不是奴隶主,但也没有沦为奴隶,也就被称为了“庶民”。经过几千年的宗族制积累,社会上这一群体不断“壮大”,他们也和黎民一样,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所以也被称为黎民。

同样,按照宗族制度规定,只有宗子才能传承“族姓”,“庶子”则不能用“姓”,只能用“氏”。所以在姓、氏分离的时代,庶子是没有姓的。《国语·晋语四》:“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但是,随着后来“姓氏”的合二为一,“氏”也可以被其后人为“姓”,所以由那些庶子或被解除奴隶身份的庶民、黎民,甚至有些奴隶也便有了姓。前面所说的“百姓”也就不再是贵族的专用符号。这样“庶民”也好,“黎民”也罢,他们很多都有了姓,也都成了“百姓”,他们之间已经相互平等。随着黎民与百姓之间的区别逐渐缩小,所以黎民、庶民、百姓最终还是走向了“统一”,即“黎民百姓”。你知道了吗?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意见。

我是“南山老李”。关注我,我们一同聊历史。

相关推荐

​修建大兴城: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文化象征

​修建大兴城: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文化象征

149

修建大兴城:古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文化象征 大兴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城市,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大兴区。它不仅是古代都城的一个代表,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的杰出范例...

​10个让你笑破肚皮的历史趣事

​10个让你笑破肚皮的历史趣事

193

10个让你笑破肚皮的历史趣事 当我们学习历史时,我们只了解严肃和重要的事情。历史书中没有提及许多小事情,其中一些非常有趣。你知道美国内战是从一家杂货商的厨房开始的,最...

​历史上的今天——“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历史上的今天——“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131

历史上的今天——“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

​古代对于不同年龄的别称

​古代对于不同年龄的别称

130

古代对于不同年龄的别称 0~1岁,襁褓之年。 1~5岁,总角之年。 5~15岁,幼学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20岁,弱冠之年。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天命之年。...

​古代上中下九流都指的是什么?

196

古代上中下九流都指的是什么? 古代上、中、下九流 上九流: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庄田。 中九流:一流秀才、二流医、三流丹...

​古代纹身的忌讳

​古代纹身的忌讳

179

古代纹身的忌讳 纹龙不过肩,纹虎不下山,观音闭眼不救世关羽睁眼必杀人。纹身不纹嗜血狼独狼带血家必亡。群狼不狠扛不住断手断脚命不长。纹身不纹下山虎猛虎下山反噬主,纹身...

​历史典故,闯王李自成

​历史典故,闯王李自成

168

历史典故,闯王李自成 闯王李自成:公元1627年陕北白水县王二揭竿起事,各地纷纷响应,李自成、张献忠也加入了起事的队伍。被推为“闯王”,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3月,农民...

​外国古代酷刑集之树刑和锯刑

​外国古代酷刑集之树刑和锯刑

85

外国古代酷刑集之树刑和锯刑 树刑和锯刑 除了利用先进的器械,古罗马人还擅长借用自然的力量,比如树刑,行刑者用绳索将两棵树的树梢拉近,犯人的双脚被绑在两棵树梢上,接着...

​新疆显示历史-阿克苏-沙雅

95

新疆显示历史-阿克苏-沙雅 沙雅简述 其未设治以前,属于库车。 库车为汉龟兹国,沙雅为其南一回庄。 唐、五代及宋朝,仍属龟兹。 元明之时,属“别失八里”。 清乾隆二十三年(...

​古代最唯美离婚协议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古代最唯美离婚协议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64

古代最唯美离婚协议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古代最唯美离婚协议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古代的离婚协议书叫作“放妻书”,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了大量古代文献,其中有一批那个时...

​走进历史文化名城寿县

​走进历史文化名城寿县

149

走进历史文化名城寿县 3月21日上午,“春游江淮请您来”百家媒体旅游推介活动正式启动。下午2时许,皖北行第一站来到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寿县。 寿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